欢迎关注#吃遍南宁#,带你发现南宁地道的美食!
老是被外地来的朋友同学问到广西有什么好吃的也是烦...说不出来一个一二三好像又会挨塞“你到底是不是广西人啊~”哈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他看!我们大广西还是有很多特色美味滴~
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有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糍粑,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
发糕
发糕是广西人拜祖祭祀必不可少的的特色食品,其中最传统地道的应该是焦***发糕,一般是用红糖做的。
乌米饭
在广西梧州,吃乌米饭是“三月三”的传统习俗,乌米饭的口味分为咸、甜两种。
梧州纸包鸡
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柳江水油堆
水油堆,壮家特色小吃之一。
柳州蒸炒香酸鱼
蒸炒香酸鱼是广西柳州的特色美食之一。香酸鱼鱼肉红润,酸咸可口,香气袭人。
艾叶糍粑
艾叶糍粑也是"三月三"必吃的美食,口感柔软、爽滑。
鸡屎藤糕是农历三月初三东兴人民必吃的糕点。
北海鸡屎藤面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面,是北海的一种传统习俗,当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除了面,还有鸡屎藤糍粑。
钦州蚝油柚皮鸭
蚝油柚皮鸭是钦州市一道美味佳肴,十分清新爽口,营养价值极高的一道菜。
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
蕉叶糍
蕉叶糍是壮家民间风味小食,一般的蕉叶糍有花生馅或者芝麻馅的,也根据各人口味,有咸和甜两种。
红薯糍粑
广西隆林县独有的风味特产,千百年来,一直以味香、细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驰名区内外。
凭祥竹筒饭
凭祥盛产竹子,竹筒饭吃起来粒松软,既有米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
把荷鱼丸
把荷鱼丸,营养丰富,没有腥臭味,清爽不腻,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
龙州金龙镇角粽
状似牛角,故壮话叫“角莫”。金龙镇的村民们寻亲访友时,都喜欢带上几串“角莫”,每串以8个为宜。
宜州独有的即食性菜肴。是一种原生态的绿色食品,是宜州人接待贵客的一道菜肴。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皮薄肉细,脂肪分布均匀,烹调时不加任何辅料都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誉。
菜包
用牛皮菜做皮,用糯米、五花肉、香菇、木耳、咸鱼、虾仁、葱花、老蒜等做馅,菜叶包好馅后放在锑锅和猪筒骨一起焖熟即成,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最为正宗。
南丹糖糕粑
南丹糖糕粑的做法简单,是广西河池的特色小吃,香糯可口,望而生津。
八宝鱼生
武鸣两江镇的八宝鱼生最出名,用花生、木瓜丝、萝卜丝、酸姜丝、香菜、紫苏,还有自腌的柠檬、酸梅,这些配料与鱼生拌在一起,吃起来可谓五味杂陈。
百色苗家“羊瘪汤“
百色市西林县的羊瘪汤,瘪,在桂柳话,粤语中的意思就是屎,羊瘪汤,就是羊屎汤了。
荠菜煮鸡蛋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用猪五花肉和荔浦芋煮、炸、蒸而成,成菜色泽金黄,肉质酥松,肥而不腻。
客家三宝酿
客家三宝酿色泽各异形状美观 味道独特。
吃,是了解风土人情的一种方式。
广西还有好多特色的小吃还没列举,
多到数都数不完...
广西的特色美食非常多,我只想举例20个美食非遗项目给大家,大家就知道广西的代表性美食有哪些了?
中国地理国家标志拍,历史悠久的梧州传统药膳,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
2、黄姚豆豉。 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姚豆豉古称“昭平三宝”之一,产品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郁馨,隔壁闻香,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调味佳品。
3、桂林豆腐乳。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各种材料的混合馥郁,可以说是滋味无穷。
加上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使恭城油茶被举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桂北和广西各地。
5、生榨米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宁蒲庙镇的传统小吃,以软、香、滑,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才正宗。”
6、南宁老友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南宁及周边地区最受欢迎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被誉为“南宁人的早餐”。
7、柳州[_a***_]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柳州原创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甚至还有一句老话说“不食螺蛳粉,枉为柳州人。”
8、桂林三花酒。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三宝”之一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米酒之王,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9、京族鱼露。 “鱼露”即“鲶汁”,又名鱼酱油,是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鲶汁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是东兴京族三岛***爱吃,每天不离的上等调味品。在东兴京族三岛之中,以山心村产量最多,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
10、桂林米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旁边配以小碗猪骨熬煮而成的清汤,可以和米粉混合吃,也可以一口粉一口汤。
11、五色糯米饭。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制作食用,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12、天等辣椒酱。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等的辣椒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是在天等县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名优辣椒。用小米辣椒制作,及其辣而香。
13、水街粉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南宁,水街粉饺与老友粉齐名。粉饺选用优质的大米,经过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粉皮厚实有弹性,蒸熟后也结实有嚼头。
14、扬美豆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豆豉古称“幽菽”,扬美豆豉因其选料严格,工艺精湛,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的“三纯”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感”品质名扬天下。
15、横县大粽。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横县有“无粽不成年”之说,以体大丰腴、色泽光亮、味香鲜美而闻名于广西,是广西最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小吃。
16、上林旱藕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林旱藕也叫芭蕉芋,洋芋。旱藕粉耐煮不糊,质地细腻,口感嫩滑,是粉丝中的VIP!
17、宾阳酸粉。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爽口消暑的夏日美食,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酸甜可口、香脆诱人,简直是夏日消暑利器!
18、全州醋血鸭.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全州的一个汉族特色美食,成品上桌,清香沁人心脾、美味让人难忘。鸭肉绵软入味,酸辣鲜香,开胃可口。
19、横县鱼生。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称两片,是著名的汉族传统佳肴。它代表着横县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准、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因此被横县人称作“县菜”。
20、凉粽
如果谁把以上美食都吃过了,来报个道。
广西美食千种百种,我只说说广西钦州的米粽!
钦州米粽用糯米做成,经过一番复杂的操作才能完得成。
首先,包米粽的前几天,就要准备包粽的粽叶和捆绳,接着准备糯米和粽心!
包粽所用的粽叶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无毛的树叶片,抑或无毛竹叶片,再一种就是禾本科植物叫做冬叶的那种。
钦州一些农村,包粽主要是用冬叶片那种。此种冬叶包制出来的米粽最有香味最浓!
包米粽需要经过整叶,浸米,备心,包制,等一系列操作才能制作得成。米粽包制完成,即时放入锅里熬蒸!
钦州人包粽,大多是在冬至和春节的隆冬,那时候的钦州气候偏寒,米粽偏温,人体食用,对身体健康的调整十分有用。
钦州农村人包粽,除了用于食用,和走亲相送,还兼用于敬神供奉。
但是敬神供奉所用米粽只用一双,然而钦州人包起粽来起码十条之众,而且还是大粽。因为米粽是用糯米制成,保存一个月长短味道仍然新鲜,不会发霉和长虫!一月之内天天可以慢煎享用!
钦州米粽味道的香浓,无法用语言述言,只有吃过的人才懂!
钦州米粽主料糯米,性粘易于成型。还未听说过谁用粘米能包得成粽。
钦州米粽的心料多样多种,钦州人最为讲究和看重!
心料有芝麻,绿豆和板栗几种,每粽的心料只用一种,最不能缺少的是猪肉条心,猪肉粽心经过五香粉制淹,肥瘦多层的猪肉粽心最棒!此外亦可用猪腿鸡鸭肉胴,然而此种心料极少应用。
钦州米粽裹制专有法宗,一般农村妇女***都懂。米粽有大小分型。大粽足夠全家人一餐共啖用,小粽约是大粽的四分之一大小轻重,便于成人个体临饥择用,抑或儿童临时饥饿叫哄。
钦州米粽结实成团,解开捆线和包叶层层,露出***嫩如象一座山型,这就是米粽肉团,再将肉团放在钻板上横切多片,放入洒勻香油的平底锅内慢煎,反复翻煎,至到粽片双面微黄略硬,此时最软嫩最棒,吃起来味道糯美妙不可言。
这就是钦州米粽,是钦州农村家庭冬季高档次的节日食品,和用于亲戚互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