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美食 > 正文

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

  1. 广西十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
  2. 北大等校师生广西桂林开会集体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来自哪里?
  3. 南吃虾,北吃蟹,两广吃遍自然界”广西的美食老鼠肉你敢不敢吃的?

广西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

1.壮族

壮乡五色糯米饭——满载一笼五谷丰登

2.汉族

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梧州纸包鸡——中国一绝

3.瑶族

桂裔瑶油茶——恭城油茶

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侗族

酸鱼,酸鸭、酸肉——侗不离酸

一份侗家酸,浓浓故乡情。

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广西人吃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京族

京族盆菜——共享团圆之乐

6.***

会仙***板鸭——口齿留香

7.毛南族

下南香牛排煲——好山好水出好牛

8.彝族

彝族坨坨肉——天然少污染的民族特色食品

9.仫佬族

仫佬白汆盘菜——记忆深处的原汁原味

10.仡佬族

仡佬面——仡佬同胞的青天白云

11.苗族

百草汤——苗族的待客上品

希望能帮到你

北大等校师生广西桂林开会集体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来自哪里?

首先祝所有患者顺利康复,夏季食物安全真的是不能有一点点大意。

关于沙门氏菌来源,我只能先猜测一下,比如:有机蔬菜!

如果这个桂林帝禾大饭店赶时髦(那几乎是一定的)提供了有机食品,而负责安排宴席的工作人员又在菜单中选择了某些有机蔬菜,如各种生菜,这些未经高温加工的有机蔬菜是最可能的沙门氏菌来源。

啥?有机食品不是很安全吗,怎么会有沙门氏菌污染呢?

美国农业部前部长Dan Glickman说过,有机只是一种生产哲学,和普通食品相比,经过有机认证的食品并不意味更优质、更安全或者更健康。因为围绕着有机食品和有机农业的所有科学研究,都不支持他们的提倡者所宣传的更优质、更安全和更健康。有机农业本就是一场世纪***。

图示:本世纪最大忽悠有机农业。

事实上,有机蔬菜的致命软肋,正是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有机蔬菜的致命软肋,正是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远远超过非有机蔬菜。为什么

因为肥料问题。

真正严格按照所谓有机农业那套玩法,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是不能施现代化肥(即所谓零化肥)的,但不用现代化肥,不代表不用肥料。不用肥料那产量就相当感人了,有机农业就是复古农业,重新回到使用所谓【有机肥】的老路上,使用动物和人类的粪便和尿液制作肥料,而这些肥料正是有害微生物的来源,只要在沤制这些【有机肥】的过程中,稍微不到位,就会导致这些肥料成为包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生化武器。

在广泛的比较市场上的有机和非有机蔬菜之后,美国科学家发现大约10%的有机蔬菜被有害微生物污染,而非有机蔬菜只有1.6%被污染。在有机生菜和有机青椒中还发现了沙门氏菌,但在非有机蔬菜中则没有发现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引发微生物源性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有机蔬菜导致食物中毒,在欧美早已发生过很多次。

1、2006年美国的有机菠菜***:
有机菠菜导致美国数百人发生食物中毒,三人不治而亡,包含一个两岁儿童。

2、2011年的德国有机豆芽***。

3950个欧洲人,主要是德国人,因食用有机豆芽而中毒,死亡53人,51个是德国人。

英国农作物保护协会的***多米尼克•戴尔在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发表文章呼吁大众警惕有机食品业的虚***宣传。有机食品业总是鼓吹自己更健康更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有机食品业背离科学,增加了消费者感染致病菌的风险。

如果这次真是有机蔬菜引发的食物中毒,那么中国这次的数百人患者,也将载入有机农业罪孽的史册中。

沙门氏菌什么?

沙门氏菌为一种属于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就邦戈尔沙门氏菌和肠道沙门氏菌这两个物种而言,迄今就已发现2500余种血清型。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动物肠道内,可通过粪便污染环境和动物制品,动物和动物性食品是人感染沙门氏菌的重要来源。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经食物传播引起人类肠道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每年近十分之一的人因此患病,且会丧失3300万个健康生命年。特别对幼童而言,食源性疾病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腹泻病是由不安全食品造成的最常见疾病,每年有5.5亿人患病,其中包括2.2亿名五岁以下儿童。沙门氏菌是腹泻病四大全球病因之一。

沙门氏菌来自哪里?

此次桂林这么大规模的中毒,目前原因不明。但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通常有这几个方面:

  • 人类通常是通过进食未煮熟的家禽或鸡蛋而感染,在我国,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畜禽产品,也就是肉蛋奶。

  • 但有时吃未煮熟的牛肉猪肉,未经高温消毒的奶制品,或受污染的海鲜或新鲜农产品而感染。

  • 在很多西方国家,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植物性食物引起的沙门氏菌感染与畜禽类一样严重,所以对植物也不能放松警惕,沙门氏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了。

  • 其他食品亦可能被动物粪便污染(例如,在屠宰场)或被使用厕所不充分洗手的厨师传染。

沙门氏菌感染会有哪些症状?

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

一般几天后可自行好转,没有后遗症。极低概率会出现严重情况,比如痉挛、脱水和休克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等。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1.吃东西的时候充分加热熟透。

沙门氏菌对热耐受力较差,100℃立即死亡,70℃经5分钟、65℃经15~20分钟、60℃经1小时可被杀灭。所以,只要吃东西的时候,充分加热熟透,就不用太担心有沙门氏菌污染。

2.此次中毒发生在国际型大酒店,食品操作肯定存在漏洞,建议食品在操作者:

  • 专业和家庭食品操作者在备餐时均应保持警惕,并遵守相关卫生规章。
  • 专业食品操作者如患发热、腹泻、呕吐或明显的感染性皮肤损伤,应立即向雇主报告。
  • 日常食品操作时尽量做到《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即选择卫生的食物和水、充分加热、生疏分开、保持清洁、安全贮存。

致病细菌和***污染是发生率最高的食源性疾病。最近,美国刚刚曝出麦当劳的蔬菜沙拉呆滞环孢***感染,报告病例已达500人,这边就曝出桂林的大酒店集体沙门氏菌感染。麦当劳的食品安全管理在餐饮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而桂林出问题的酒店是接待大型会议得“国际大酒店”,暴发这样的事故确实令人震惊。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之一。它有2500多种血清型,广泛存在于各种家养和野生动物中,因而在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很容易出现。沙门氏菌的存活能力很强,在水中能够存活几个月,在干燥环境中也能存活几周。所以,对于使用粪肥的蔬菜,沙门氏菌也可能从肥料传递到蔬菜进入食品供应链。饮用水污染也是常见的传播途径。

目前披露的消息,已经确认是沙门氏菌感染,但没有指出沙门氏菌的传播来源。感染人员是某会议的参加人员,应该是统一进餐。不清楚是自助餐还是传统中餐,不过应该都是大规模的统一制作。大批人被感染,说明被污染的饮食应该是多数人都选择食用的,比如水、果汁、凉拌菜、水果沙拉和蔬菜沙拉等。这些食物,很有可能通过被沙门氏菌感染的厨具而感染。

在操作流程上,餐饮业应该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厨具消毒、食材品控等标准流程。不过在现实中,当遇到这种大型会议就餐人数远高于常规的时候,就可能忽视流程。如果正好某种食材存在致病细菌或者***污染,就可能爆发事故。

最后强调一点,沙门氏菌等致病细菌以及各种***,都不耐热。通常的“做熟”,基本上能够充分杀灭他们。

南吃虾,北吃蟹,两广吃遍自然界”广西的美食老鼠肉你敢不敢吃的?

“吃一鼠当三鸡”----肯定吃!抓老鼠可是我初中以前常做的事情,这个活儿不但有着美好的记忆,老鼠肉又是家乡人比较喜欢的一种美食。每年收完晚稻那段时间,正是田鼠生长最肥硕大的时节。那时我及几个伙伴在周末那二天都会到田头地尾寻找老鼠路线路明显的老鼠洞,接着就用稻草薰老鼠洞,当发现周边冒烟的后洞,除了留下一个后洞外出烟及抓老鼠外,其余的后洞都要用泥土堵住。

做完堵老鼠后洞的事情后,就可以把一二个干辣椒放进燃烧的稻草里,就可以用扇子及草帽扇风薰老鼠,有辣椒味的烟进入老鼠洞一会儿,守住后洞的人此时就要轻捂后洞口,作出随时抓动作(后来用网蔸盖住洞口,一手拿木板或木棍准备打老鼠),时刻注意老鼠的动向以免老鼠逃跑(抓老鼠也可以用淹老鼠洞、老鼠夹、老鼠笼等方法)。

至于吃老鼠的方法,村上人就不同的选择,有的人直接用辣椒、大蒜、姜炒新鲜老鼠肉,有的人用酒及盐腌制做成老鼠干过后再做成一道味道十足的家常菜。

总之,抓老鼠不但可以减少老鼠危害粮食,而且在老鼠干比较多的时候还可以拿到市场卖,如此还可以赚些外快呢。

不是敢不敢吃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吃的问题。如果吃了可以长寿,就吃啊。听说过喝尿治病么?听说过打鸡血健身么?鸡血都敢注射,尿都能喝,吃老鼠算什么?

如果只是吃个新鲜,那就算了,来历不明,面目可憎的动植物最好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