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时候特别穷 我爸出去干活 我们家有两只大白鹅 一公一母 我妈常常和我们说 等爸爸回来就把鹅杀了吃肉 还告诉我们鹅肉的肉丝怎么怎么香怎么怎么好吃 那两只鹅天天在我们家房子北面空地上找吃的 我也天天等着爸爸回来 结果有一天公鹅被人偷了 妈妈也没有舍得杀母鹅 母鹅天天去空地上找公鹅 后来母鹅也被偷了 我几十年了也没有吃过鹅肉 也没有欲望吃鹅肉 直到前几年 我们家又养了几只鹅 我妈杀了一只来吃 说真的鹅肉真的不好吃 又老又柴 但是我还是记得妈妈小时候给我讲鹅肉好吃的念想 也愿意相信鹅肉是好吃的
小时候发过太多的这样的誓言,也许是一本好看的本子,也许是一只酷酷的笔,也许是别人手里看的津津有味的***,人就是不知不觉,想着想着就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糖变苦了,酒变甜了,零食咽不下去了,烟不在呛喉咙了,小时候在家人面前喜笑颜开,不喜欢的人面前一副臭脸,现在家人面前一副臭脸,外人面前笑容常在,就是这样,我们慢慢的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小时候,有两样东西我特别想买,长大后,有再多钱我也不情愿。
1.眼镜。上学我常坐第一排,座位换到最边的时候,有时候黑板反光,我便看不见黑板。那时候,我看到戴眼镜的人心里羡慕。我很想有一副属于自己的眼镜。后来,同学送我了一副眼镜,度数是100,我戴着觉得很清楚。从此,我换了无数眼镜,有框的无框的,黑框的红框的。长大后,我想摘掉眼镜。
2.自行车🚲。上学时有一条山路,一条公路,那时候的轻便自行车很少见,家里有一辆加重自行车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特别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这样,我可以不用走山路骑自行车回家。而几十年后,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小黄车、电动自行车。
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
10岁前村里买了台拖拉机🚜,所以当时就想能有个拖拉机该多牛啊!10岁后村里有了汽车,又变成了买车梦。20岁买了自己的摩托车,87年,90年买了拖拉机,93年实现了梦想。一台天津***,高兴的在车里睡了一夜!再往后拉达、夏利、桑塔纳、帕萨特、奥迪………车越来越好,可是第一台***的感觉却找不到了,还是纯原装进口的***三缸发动机呢!
太小的记忆已经过于模糊,实在想不起当时最具诱惑力的东西是什么了,只记得过年时只要有放不完的鞭炮,夏季里随时可以吃到美味的冰棍儿就是儿时最大的幸福。
要说真正让我曾经魂牵梦绕的东西还是在年龄稍大一些时港台片里频频出现的拉风跑车。在那个时候,我无数次的想象着自己驾驶着一辆黑的发亮的敞篷跑车,肆意的在路上飞驰,一路上引来目光无数,有羡慕,有惊艳,也有嫉妒。
而现已步入中年的我,***如已经有了购买跑车的积蓄也不会再去买一辆空间恼人,速度吓人,费用吃人的跑车。经过生活的洗礼,岁月的打磨,中年的我变得务实。我不会再为曾经的虚荣买单,不会再去享受随性而为的***,不再去追求年少轻狂的***。我想的更多的是什么样的车才能让家人坐的舒适,开的安全,用的省心。
人生追求和理想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不断发生改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去不断调整。就如我自小立志成为科学家可最终因自己的才疏学浅而成了笑话一样。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目标和愿景,不能盲目,不可操之过急,不要忽略现实。用最合适的代价换取最适合的需求才是王道。
大陆有不少烧鹅店都打着"香港深井裕记"的名号,其实大多是扯大旗壮声威而已,那些打"裕记"牌号的,都不是正宗的香港裕记的分店,因为他们至今没在内地开分店。
到香港自然要到当地探访,我两年前刚去过裕记烧鹅店。
深井地处香港新界荃湾的乡郊,钓鱼湾海畔。深井村与潮汕人渊源很深。二战后美国人收购这里的香港啤酒厂更名为生力啤酒厂。1948年,上海企业家李国伟亦在深井创办九龙纱厂。这两间工厂的员工中绝大部分是潮汕人,于是,这里成为潮汕人集中居住的地区。
来到深井的“裕记烧鹅”,门面简单、桌椅简陋,但人气很旺。虽不是周末,我们比预定的时间提前到还得在外面等候。但烧鹅的确美味,我们八个人干掉了两只,还点了别的菜。刚上菜就听店里的扩音机通知伙计:“下一批烧鹅出炉要40分钟后”。除了烤制的方法外,现烤现吃也是保证烧鹅美味的必要条件。
香港的烧鹅选的是黑棕鹅,整鹅净处理后,将秘制香料酱和少许盐分填入鹅肚缝好,再用多种香料煨制的热卤淋烫外皮,过冷晾干后,要挂在烧炉里烧制45分钟左右方可出炉。
经介绍才知道其实“深井”就是这里曾经的一种特殊烤炉形式,在地上挖出一口井,下堆木炭,井口横着铁枝,烧鹅就用钩子挂在这些铁枝上,吊在井中烧烤。如今的烧鹅,多在特制的明炉烧制形式上还是传承了“深井”手法。
朋友介绍说,“裕记”是一家“有性格”的食店。所谓“有性格”就是菜式如何做得全听店家的,客人只能按菜谱点菜,不能要求店家怎么做。他们对于每一样食材要怎么做有自己的标准,不允许客人多嘴。店内推出的时令老火炖汤,每日只推出30盅,售完即止,绝不多做。我想,这不仅仅是性格了,是充分的自信!有多少酒店能有这样的自信?
与店家了解得知,“裕记烧鹅”创办人吴春盐先生原籍潮汕普宁,二战后他来到深井做饮食生意。先做烧鸭,但生意不好,于是创造性地做出了独特的炭烧鹅,搭配潮汕特色的梅子酱,一路做得风生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深井、食烧鹅、饮生力生啤”甚至成为当时香港市民时髦的消闲项目。
不过,就在“裕记”红火之时,1992年一个深夜,饭店突发大火,吴春盐夫妇不幸蒙难,其女吴娟华重振“裕记”。她经营生意的思路是“勤力而不贪,只赚应赚的钱。要做得好,不求做得多。”所以,至今未在内地开分店连锁店。
在“裕记烧鹅”的带动下,深井先后出现了不少烧鹅店,基本上都是潮汕人开的,这样的集群优势使“深井烧鹅”逐渐声名远扬,成为香港特色美食的一个标志,而这里面充满了潮汕人的智慧和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