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美食 > 正文

香港红美食,香港网红美食

  1. 香港特产小吃?
  2. 香港地理小吃?
  3. 香港有什么小吃可以带回内地?
  4. 咖喱鱼蛋是如何成为香港街头小吃的代言人的?

香港特产小吃

香港的十大特色小吃港式鱼蛋、车仔面、鸡蛋仔、菠萝包、碗仔翅、港式蛋挞、港式砵仔糕、云吞面、港式奶茶、煎酿三宝

港式鱼蛋是一种受欢迎的街头小吃,由鱼浆制成,呈圆形状。它们通常被煮熟后放在一碗热腾腾的汤中,配以酱油和葱花。鱼蛋有嚼劲,味道鲜美,是香港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香港的小吃琳琅满目,其中备受推崇的包括:

香港红美食,香港网红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煲仔饭:作为香港的一大特色美食,坤记煲仔小菜是米芝林高评价的煲仔饭名店,多年来吸引无数饕客前往西环。如果有机会去香港,一定要尝试一下这款地道的港式煲仔饭。

2. 甘牌烧鹅:这是湾仔地区的名物,相信其美味会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

3. 鱼蛋粉:鱼蛋又叫鱼肉丸子,味道细腻鲜美。鱼蛋粉是以爽滑幼细的米粉为主料,以大地鱼干、猪骨熬汤作为汤底,再加上鱼蛋、牛丸、炸肉卷、鱼块等配料制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则各有风味。

香港红美食,香港网红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鲜虾云吞面:香港的鲜虾云吞面就像上海小笼包一样,是不得不尝的美食杰作。云吞个个有婴儿拳头大,馅全部是完整的大个鲜虾做的。面条要用鸡蛋面做成,口感筋道。汤面也十分讲究,要用猪骨、大地鱼干、虾皮熬至而成。

5. 蛋挞:到香港旅行怎么能错过酥脆的蛋浆馅饼呢?蛋挞在香港大街小巷都找得到,不过想要尝尝最好吃可以泰昌饼家去探个究竟。

香港地理小吃?

是指在香港地区特色鲜明、风味独特的小吃。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其地理小吃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香港红美食,香港网红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一些著名的香港地理小吃包括:

1. 港式奶茶:以红茶与牛奶混合而成,口感浓郁香滑。

2. 鱼蛋:由鱼肉制成的小圆球,通常搭配汤底或炒面食品

3. 煎堆:一种甜点,由面粉制成的圆形糕点,外层煎至金黄酥脆,内层软糯。

4. 菠萝包:一种带有菠萝馅的甜面包,外层酥脆,内层松软。

5. 鸡蛋仔:一种类似于华夫饼干的小吃,形状像鸡蛋,口感松软。

6. 烧腊:包括烧鸭烧肉等多种烤制的肉类,具有浓郁的香味和嫩滑的口感。

7. 咖喱鱼蛋面:一种以咖喱汤为底的面食,配有鱼蛋和其他配料。

以上只是香港地理小吃的一部分,香港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值得尝试。如果您有具体的需求或想要了解更多香港地理小吃,可以向当地居民或旅游指南咨询。

香港有什么小吃可以带回内地

香港有许多独特的小吃可以带回内地,比如著名的流沙包、香港奶茶、港式鸡蛋仔、鱼蛋、鲍鱼酥等等。这些小吃在香港都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可以带给内地的朋友和家人们全新的味觉体验。此外,香港也有许多特色的零食和糕点,比如饼干、软糖、传统点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无论是作为礼物还是自己享用,这些小吃都是来自香港独特的美食文化,值得品尝和品味。

香港有许多美味的小吃可以带回内地,比如著名的鸡蛋仔、凤梨包、菠萝包、猪肉火腩包等。还有不同口味月饼,如蛋黄奶黄月饼、双黄白莲蓉月饼等,都是很受欢迎的特色美食。此外,香港还有各种口味的鱼蛋、鱼丸牛腩面等传统小吃,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成为了香港的代表性美食,带回内地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味道,也可以分享给家人朋友,让他们一同领略香港的美食文化。

咖喱鱼蛋是如何成为香港街头小吃的代言人的?

香港作为吃货天堂,凭借咖喱鱼丸、臭豆腐、鸡蛋仔等街头小吃,打败巴西里约热内卢、法国巴黎等城市,被国际旅游网站评为全球十大街头美食之首。

街头小吃不仅是香港旅游的一张名片,还是所有香港人心中家乡的味道,在香港众多的街头小吃中,咖喱鱼蛋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香港作家马家辉曾在他的一篇名为《初吻献给了咖喱鱼蛋》的文章里回忆道:“成长和生活于香港,没有什么美食能比‘咖喱鱼蛋’更普及于童年人的世界了……从我有记忆开始,仿佛地球上就有了咖喱鱼蛋”。

一、香港街头小吃的历史


从十九世纪开始,香港已有路边摊,一些人靠摆摊维持生计,许多社会底层人士靠路边摊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街头小吃摊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发展最为蓬勃,售卖的小吃种类繁多且价格便宜,深受港人欢迎。那时售卖街头小吃的小贩大多晚间出现,一条街上集结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小吃摊点,由街头排至街尾,人们把在街头吃小吃称为“扫街”。但由于食品卫生和占道经营等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重新规划城市,开始清理街边摊点,小贩们于是寻找店铺继续经营,他们多集中于某一地带,比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庙街等。

香港旺角小吃街

(香港庙街)

二、逆袭的鱼蛋——后起之秀一跃成为香港小吃代言人


作为香港小吃界的台柱子,咖喱鱼蛋成本低廉,口感鲜美,入口Q弹,是一代代港人的心中最爱。现在香港的鱼蛋多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捶而成,圆溜溜一颗纯白,咬下一口,充满弹性的鱼肉仿佛能自己在唇齿之间跳动似的。

虽身为香港名吃,但咖喱鱼蛋的历史并不久远。

它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香港地区的街边小吃已遍地开花,再加上香港临海,渔业***丰富,一些小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废物利用”,便把卖剩的,甚至已近变质的鱼肉剁茸打烂,做成丸子,用油炸熟后淋上各式辣酱贩卖。

当时在香港街头做熟食的小贩多以潮州人为主,所以大家多称这一新兴小吃为“潮州鱼蛋”。昔日这样,现在亦是,在香港街头举目四望,只要是售卖鱼蛋粉的店铺,例必冠上“潮州”二字,但真实的情况是,它的店主或师傅可能根本没去过潮州。

最早的咖喱鱼蛋,都是由小贩推着车子走街串巷售卖的,盖子一掀,铁锅里冒出阵阵热气,飘香四溢,咖喱味勾人食欲,***味蕾。现在的鱼蛋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购买的半成品,想要出奇制胜,留住食客,就要靠各式各样的调味料。

凡以鱼蛋扬名的排档食肆,都有着自己的独门蘸酱,因此,从各种配料的精细选择,到彼此香味的相生相克、调谐衬托,都是有意识组合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每一款备受称赞的蘸酱背后,都有着研发经年、倒掉无数试验酱的历程。其中的微妙之处犹如参悟人生的过程——人只有对自身有着深刻认识之后,理性之美才会呈现。所以在古语里面,“味道”又有体察道理的意思。有了蘸酱的映衬,人们在鱼蛋面前更难以把持住自己,港人对鱼蛋的消费已经到了依赖的程度。

寸土寸金的香港,店铺租金贵得吓人,但有的时候,廉价的鱼蛋却可以作为租金计价的单位。十余年前有人统计,香港人每天要吃掉55吨鱼蛋,大约是375万颗,60多万串。如果说每串鱼蛋5元左右,每串上又有5~6颗鱼蛋,按香港700万人口计算,每十个香港人中,就会有一个每天至少吃一串,也就是说,每人每天至少吃半颗;随着内地赴港旅游的人不断增多,咖喱鱼蛋的消费量只增不减。

由此可见鱼蛋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它已经成为香港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作料,也是香港吸引游人的一张名片。积少成多,用鱼蛋计算店铺的租金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在香港人眼里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参考文献:

《趣味导游知识》编辑部:《趣味导游美食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