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玉林特色的餐厅:
1美极大排档(主打牛杂牛料),2鸽翠轩(有几家分店),3名厨(主打顺德菜),4伍记牛料店(主打牛料),5鱼亨小鲜(主打酸菜鱼),6金龙塞(老牌广西菜),7东记海鲜(主打海鲜),8钟周米粉(主打鸡肉炒米粉),9五湖大排档(主打牛排田螺煲),10萨贝尔西歺厅(主打西歺)。
酸笋是广西传统的特色小菜,虽然吃起来开胃,但是闻起来却带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臭味,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它的味道,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尝试过后就爱上了,并且感叹“真香”。柳州的螺蛳粉是全国公认最出名的,所以“柳州”这两个字在出现的时候基本都和“螺蛳粉”连在一起,也难怪被人们称作是“最臭”城市了。
说到这个问题,一旦说不好,很容易以偏概全,而且容易得罪“地域黑”,因为现在的很多朋友的地域自豪感和地域自尊心特别强,所以我先在这儿埋个“避雷针”,见笑了!
好!接下来言归正传!
尽管我祖籍是山东,童年也是在西北长大,但是在广西却生活了四十来个年头了,对这边的饮食风俗多少有一些了解。就说这牛肉在广西那个地方的菜式多这件事儿。我有以下两个观点。
第一,越发达的地区,饮食内容肯定越丰富,但这不代表该地区人民有食用牛肉的历史传统和多彩的文化底蕴。比如,广西的南宁、柳州等地吃牛肉的馆子比比皆是,当然还有一些是时代创新的菜式,但这些都不是源于本地的饮食传统成长起来的,基本是基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移民文化、商业交流的产物。所以,你要是到北上广地区,那里可以集中全世界的经典美食,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第二,在广西正本清源的牛肉饮食文化浓厚的地区,我认为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柳州地区的三江县,另一个是百色地区的隆林县。这两个地区都毗邻贵州,一个是一山之隔,一个是一江之隔。而且这两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和贵州黔西南州的少数民族基本是同宗同源。以侗族、苗族、布依族为主,隆林这边壮族的相对多一些。由于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的因素,历史上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当然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三江的高山特色农业已经非常有名了),耕牛的用武之地不多,加上受贵州饮食的影响,牛用来食用的目的性更强,特别是作为一种过年过节的高级食品来加工保存,慢慢的就留下了很多破路特色的牛肉菜式。比方说,用花椒盐腌制的风干牛肉,过一整个冬天都没事,牛肉外边干硬、里面鲜嫩,闻起来奇香无比。可以用来打火锅、油炸牛肉条、泡椒泡姜炒制等。还有,就是酸汤系列的牛肉做法,用发酵后小番茄熬汤,加入辣椒、蒜米、酒糟,然后放下鲜牛肉炖煮成酸汤牛肉,也是非常经典的菜式。还有,就是全牛炖锅,用牛骨长时间熬制的汤底,放入牛蹄筋、牛肉、牛腩、牛肝、牛肠、牛血、牛金钱肚、牛尾、牛油等杂烩炖煮,吃完肉,用这汤下碗面,撒上一把花椒面、干辣椒也是酣畅淋漓、意犹未尽!当然,围绕牛肉制作的各种辣酱也很有特色。就在前不久,有个朋友告诉我,在三江县,由于那里的气候、水土条件非常好,特别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已经开始规模化养殖一种新品种小黄牛,这黄牛个头不大,出栏也就二三百斤,肉质鲜嫩。听他这一说,我就在想,这小黄牛规格尺寸做全牛宴是最合适不过了!
看地方的,桂北的人吃得辣一点,南宁方向的人,偏清淡点。桂菜就是柔和了,川湘菜品的特点,没有川菜的麻,也没有湘菜的辣,但是味道柔和在其中,桂北人无辣不欢,但是海鲜清淡原味的菜也受欢迎。总体来说吧,广西人味道是干香辣,仅仅是做仓库吧。
不一定哦!因人而异的,我们广西有些地方都不喜欢吃辣呢,像北海 南宁那边的就不怎么吃辣的,而柳州吃辣就比较厉害了,柳州螺蛳粉有名的小吃就非常辣,可很受当地人喜爱,桂林跟湖南交界,饮食文化跟湖南差不多,吃辣椒也是相当的厉害哦!我桂林就喜欢吃辣,几乎是不辣不成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