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美食 > 正文

广西的美食粽子_广西的粽子叫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广西人端午节才吃的凉粽,太好吃了!

图片所示的粽子是广西特有的传统食品当地人称其为“凉粽”。这种粽子在广西的某些地区,特别是靠近越南边境的地方,如大新、崇左百色等,是端午节期间的传统美食。虽然越南也有凉粽的制作与食用习惯,但广西的凉粽独具特色。 制作凉粽的过程相当繁杂,首先要准备凉粽水。这需要使用榕树叶子烧成的灰。

在南方,特别是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

凉粽始于唐代,由“赐绯含香粽”演化而来,曾在长安风靡一时。地域特色:在南方地区,特别是两广地区,端午节包凉粽的习俗极为普遍。在广西南部地区,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凉粽被称为“灰水粽”,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

广西的美食粽子_广西的粽子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由来:凉粽是广西人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恶日”习俗。战国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并防止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人们投放粽子入江,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由于五月初五天气炎热,吃糯米粽子容易上火,于是产生了降火的凉粽。

在南方地区,特别是两广地区,端午节包凉粽的习俗极为普遍。广西南部地区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会包凉粽,当地称之为“灰水粽”。制作工艺:制作凉粽前,需要先用炭灰水浸泡糯米。这通常是通过燃烧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收集其灰烬,然后用清水冲滤得到棕***的水。

凉粽煮好后吃的时候切成一段一段的,蘸点蜂蜜或者白糖,一般儿童很少吃,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中年人比较喜欢吃,因为味道比较独特,不是***都可以接受的。端午节包凉粽是南方地区都存在的习俗,特别是两广地区极为普遍。

广西的美食粽子_广西的粽子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广西灰水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手法:取2片粽叶叠放,卷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八分满),压实后包裹成三角或四角形,用棉线捆紧(注意不漏米)。提示:若加配料(如红豆),需提前将配料与糯米混合。 煮粽子 粽子冷水下锅,水面需完全没过粽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2-3小时(视粽子大小调整),关火后焖1小时更糯。检验熟度:剥开一角,糯米应呈半透明状,无夹生。

取灰:将干燥的豆秆或稻草烧成灰,过筛去除杂质。 泡灰水:100克灰 + 500ml沸水,搅拌后静置12小时,沉淀后取上层清澈的灰水(若颜色不够黄可延长浸泡时间)。替代方案:若无法自制灰水,可用食用碱(小苏打)替代(5克碱+500ml水),但风味略逊。

手法:广西常见四角粽或长条粽包法。取2片粽叶叠放,卷成漏斗状。填入一勺糯米(可加配料),压实。覆盖粽叶,捏紧后捆扎结实(防止煮时漏米)。 煮粽子 粽子冷水下锅,水面需完全浸没粽子。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2-3小时,关火后焖1小时更糯(若用高压锅,上汽后40分钟即可)。

广西的美食粽子_广西的粽子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粽叶:新鲜竹叶或干粽叶(提前煮软洗净)棉线或稻草:捆扎用 可选馅料:红豆沙、蜜枣、花生等(传统灰水粽多为无馅) 蘸料(依喜好搭配)红糖浆、蜂蜜或白糖 做法步骤 处理糯米 糯米洗净后浸泡4小时,沥干水分,加入灰水拌匀静置2小时,使米粒染成淡***。

灰水粽(又称碱水粽)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传统粽子,用草木灰水或食用碱水浸泡糯米,成品金黄透亮,口感Q弹,带有独特的碱香。

广西端午与粽不同

答案:端午节和粽子节其实是同一节日的不同称呼。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粽子节主要指的是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相关的节日别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称呼和认知上有所差异。解释: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之一。这个节日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祈福的节日演变而来。

在广西南宁,小年夜的习俗是吃“年粽”,寓意着每年都能步步高升。与端午节所吃的凉粽不同,南宁的年粽有馅,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皮由糯米制成,馅料通常包括绿豆和猪肉。玉林地区的小年传统则是制作“白散”这种年节小吃

海南地区的粽子与大陆北方的粽子不同,它是由粽叶(海南话称,加冬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鸡翅等,风味独具,热粽剥开,先有柊叶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

少数民族特色畲族乌饭粽:用乌稔树叶汁染黑糯米,清香扑鼻。云南竹筒粽:以竹筒为容器,糯米混合花生或肉类,烤制后带竹香。总结南方:重馅料,咸甜多样,工艺复杂(如嘉兴、广东)。北方:偏甜简朴,以枣、豆沙为主。地域符号:粽子不仅是食物,更承载了端午文化、祭祀传统和乡土情怀。

广西特产粽子的介绍

1、种类多样:广西特产粽子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重达一二十斤的大型粽子,如“风莫”。馅料丰富:广西粽子的馅料多样,除了传统的糯米外,还会加入五花肉、绿豆、花生、板栗、香菇等食材,使得粽子口感丰富,味道鲜美

2、广西宜州特产宜州粽的介绍如下:基本介绍:宜州粽,又称粽粑,是宜州地区的传统美食,尤其在端午节期间不可或缺。粽子的外形多样,包括三角粽、四角粽、圆筒粽、金字塔粽等,大小也有不同,小型的只用二两棕米,大型的可达一两斤甚至五六斤米。

3、壮族粽子的种类繁多,各地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和风味。在广西宁明县,春节时会制作巨大的粽粑,用于除夕祭祖。这种粽粑用芭蕉叶包裹,内放腌猪腿,形状如孕妇腹部,象征着同心同德、和睦美满。而在云南文山,壮民则喜欢制作“马脚杆粽”,形状如马脚,口感滑腻、味道鲜香,既可热食也可冷食,保存期长。

4、广西三江特产——三江粽的详细介绍如下:基本介绍:三江粽在柳州地区颇有名气,是当地侗族同胞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制作原料包括鲜肉、板栗、绿豆、糯米等,部分粽子还会用糯米杆烧成的灰过滤出来的灰水浸泡后再煮,具有独特的口感。产品特点:外观:个头较大,形状为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这种粽子叫什么粽子?它是广西陆川粽子,

在广西的陆川地区,有着一种独特的粽子,它不同于常见的糯米粽,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这种粽子的原料并非单纯使用糯米,而是加入了当地特有的糯米,这种糯米质地更为细腻,口感更为香糯,是制作这种粽子的首选。

除了白切猪脚牛腩粉,陆川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试的美食,如马坡云吞芋头扣、牛杂、红烧排骨白切鸡鸭、小笼包田螺煲、芋荷酸、拔丝芋头、白焖鸭肠、糯米粽子、炒粉额条冷粉、凉粉豆腐花、乌榄和火炭烧烤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承载着陆川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文化传承。

大粽子,粽子,每逢端午和春节,百色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粽子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绿豆肉粽、板栗肉粽、冬豆肉粽、香肠粽、火腿粽、虾肉粽、蟹肉粽、牛肉粽等;粽体大,一般是0.25公斤一个,大的则几公斤甚至十几公斤一个。 玉林十大名菜?玉林特产十大美食。第一扣肉。第二牛杂。

我们春节的粽子统称年粽,细分之下,新媳妇回娘家所送的一对粽子又称”逢白务“(壮语,意即新媳粽);年内有人亡故的人家因禁忌包粽子,亲友所赠送的用于祭祀新故者的粽子称”拜逢“(壮语,意即粽祭)。我们的年粽在形状上与端午所吃的三角粽不同,而是做成底平上拱中部隆起的长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