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曾经有过一支香港球队-香港飞龙队
香港飞龙队在2002至2003赛季加盟CBA联赛,在常规赛的26场比赛中仅仅赢得1场,之后因资金问题宣布解散。可见CBA不是没有接纳过香港的球队。只是香港球队的实力和资金问题而没有成事。
1.香港篮球水平低下,难以打进CBA
香港也有自己的篮球联赛-香港男子甲一组篮球联赛。联赛成立于1954年,足足比CBA成立时间早41年。香港男子甲一组篮球联赛总共有8支球队。并且仿照NBA模式分常规赛/季后赛和明星赛,但同时也有升降级制度。
香港的联赛只有8支球队。每年的三至七月期间,在港九新界各大体育馆进行竞赛。香港甲一联赛不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赛事。
几乎所有的球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打球只是他们工作以外的一个“爱好”——没有自己的场地、没有自己的训练场所,打球得到的薪水也不足以养家糊口。那些参赛球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全职工作,有的是警察、有的是体育老师。所以球员都是业余的。根本不可能通过CBA的体测。
2.市场容量少,投资匮乏。
香港本身地小人少。篮球的受众也不及足球。所以很难有人愿意投资一个职业球队。就以前面的飞龙队为例,只打了一个CBA赛季就退出,并且球队至今依然欠薪。
与国家明确提出2035年体育产业占GDP将达4%不同。从下图可见,体育产业占香港gdp比例几乎可以勿略不计。
并且Cba球员年薪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可见投资一个职业球队是一个天文数字。包括场地、教练、人员工资、后勤等,一个赛季开支恐怕是以亿计算。
结语:要组一支CBA球队,除了财力上的要求外。球员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如球员都不是经过从小正规培养和没有篮球群众基础。那么根本不可能集齐有能力的职业球员。所以香港没有Cba球队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球员基础、投资和培训等。
这两天,无论NBA还是CBA都没有比赛可以打,但是相关的篮球消息一点都不少。
最近中国篮协已经开了会议,还进行了对外的答媒体问,隐约透露出CBA联赛即将扩军的消息。按照***,CBA联赛大概率要引进一支香港的球队,还有一支来自NBL的球队。如此一来,NBL联赛自己也要扩军,大家都想进入CBA联赛赚钱。
昨天,国内篮球记者麦穗丰爆料,称NBL联赛即将迎来一支新的球队,那就是香港金牛队。香港地区一直有个半职业联赛,最强的球队的香港东方队。如果CBA要扩军,那么香港东方队很可能被直接拉入CBA联赛。NBL联赛也需要有一支香港地区的球队,所以香港金牛队就出现了。
据麦穗丰透露,香港金牛队目前正在广东佛山顺德,借用犀牛篮球俱乐部的场地进行球员选拔,目前已经召集了大量的广东本地球员参加训练。有眼尖的球迷发现,野球帝的杨策、黄文琪,CBA福建队的庄战,还有宁波队的王炫都在。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这支香港金牛队就可以出战下赛季的NBL联赛,为了方便预计还是会将主场放置在广东省内,比如安排在佛山。眼下经济复苏,对于体育运动的投资会重新多起来。篮球相较于足球还是更便宜,所以组建一支篮球队是更划算的。
球队越来越多,对于篮球的消费越来越高,那么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才会有所提升。
如果由我理解,这个问题要分为两方面来看,首先是CBA要扩军,其次就是香港球队的实力。
CBA联赛的上一次扩军,还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的江苏同曦和重庆(现在的北控)得以成为CBA联赛的最后一批扩军成员。2017年姚明主政中国篮协以后,为了巩固CBA的联赛成果,稳定CBA联赛的现有生态,明确表示5年之内CBA联赛不考虑扩军。但五年之期将至,至于2022年CBA联赛是否扩军,坊间传闻四起,但是中国篮协却一直并未有明确的说法与态度,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将联赛分割,估计扩军之日只会延后不会提前,相信不久之后应该会有一个清晰的说法。
其次要考虑的是香港球队的实力与意愿
事实上在CBA联赛的历史上是有一支“香港”队的,在2002至03赛季的CBA赛场上,有一支“香港飞龙”男子篮球队,其中不乏吕晓明,薛玉洋的CBA名将,但由于实力和资金的原因,这支所谓的香港队仅仅一个赛季后便降入甲B,然后便销声匿迹了。
不光是“香港”队,CBA的历史上还有“台湾新浪狮”,但都由于种种原因告别了CBA赛场。
香港篮球水平直白一点,说为亚洲三流毫不过分,篮球一直以来并非是香港的优势运动项目。但是香港篮球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创建了自己的篮球联赛,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有了超过一百支球队的完备的篮球联赛体系,但苦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因此,CBA扩军招募香港球队,无论从整个CBA的发展来看,还是从香港的篮球市场和实力上来看,目前来看时机还不大成熟。
对于香港篮球的发展,也许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一下NBA对于***加入NBA的态度,在暂时没有扩军***的时期,可以将夏季联赛等等一些相关的篮球活动移师到香港举行,不仅有助于CBA在香港的市场培育,也有利于香港篮球运动的推动与发展,有利于香港篮球与内地篮球的互动与联系。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香港篮球在CBA版图上的一席之地。
当时为了要组办号称“横跨港台地区的全国赛事”,中国篮协有意再引进一支香港球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03赛季,香港飞龙队正式加入CBA联赛,但,令人意外的是,仅仅存在了一年的香港飞龙队便黯然退场。
实事求是地说,香港飞龙并非一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队,其13个主场有11个主场是设置在广东深圳,只有主场对阵台湾新浪狮和浙江中欣男篮(现浙江稠州银行男篮)的比赛是放在了主场香港。
新赛季开始之前,中国篮协将原本属于新疆男篮的第一位选秀权给了香港飞龙男篮,他们用这个选秀权摘下了薛玉洋,同时,在引援上,引进了吕晓明、老将孙凤江和入选过国家队的欧阳贵景;外援方面,香港飞龙选择了沙龙-莱特和威利-米切尔这对组合。沙龙-莱特是94年首轮第6顺位被76人选中,首个赛季便场均砍下11.4分6篮板的数据,但是后来由于***断送了NBA生涯,随后来到香港飞龙。
就这样,香港飞龙开始了CBA之旅。揭幕战对阵北京男篮,香港飞龙男篮仅以5分之差落败,让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随后的比赛中,香港飞龙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战绩越来越差,甚至在最后几轮比赛,香港飞龙男篮只能带着7、8名球员去前往客场比赛,回来的旅程甚至还需要借钱。一些球员选择离开,外援拿完钱联赛还没打完就走了。
面对球队困境,香港飞龙也进行了相对应的措施,在招商方面,原本一家企业打算出资800万买下场地广告和冠名权,但是老板非要1000万,最后谈崩了。
2003年1月18日,长春解放大路学校职业篮球俱乐部与香港飞龙签订了收购合同,出资约四百万元人民币收购了香港飞龙队百分之七十六的股份,并提请中国篮协将香港飞龙的主场设在长春。但是当时香港飞龙男篮不愿意放弃“香港”的头衔,中国篮协也考虑到这支球队的特殊因素,最终收购一事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赛季结束后,香港飞龙直接宣布解散。但是,时至今日,球队欠下球员和教练的薪水并没有还清。
“没有工资,没有赞助,单纯喜欢”,就是香港球员们的真实写照。直至2016年3月3日,香港首支职业男子篮球队——东方龙狮篮球队成立,香港队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员。
2016年年底,东方龙狮队首度出征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ABL),表现强势的他们在常规赛以16胜4负领跑联盟,在季后赛中他们也先后击败越南西贡热火、新加坡腾飞之狮问鼎冠军。
新一赛季的ABL已于去年11月17日正式开锣,东方龙狮队继续代表香港出战角逐,为了增强内线实力,球队还签入了菲律宾大前锋史迪赫汀加,争取卫冕冠军。
除了东方龙狮队,香港男篮还有另外一位职业球员,他就是有着“香港邓肯”之称的惠龙儿。惠龙儿是香港男篮的中流砥柱,2016和2017连续两年香港甲一篮球联赛MVP均被惠龙儿夺下。
在香港半职业联赛中早已“一览众山小”的他,渴望着能登陆CBA打职业联赛。2017年的CBA选秀大会,他如愿以偿地加盟了浙江稠州银行队。
“不是说你在香港能够得30分就能打职业,而是看你在球队中的角色,去配合打职业联赛。”在惠龙儿看来,香港球员其实也是有机会打入CBA的,但香港还没有形成一个成型的***帮助球员发展。
虽然香港男篮的职业化程度还不高,但篮球在香港的氛围越来越好,越来越多青少年去追求自己的篮球梦,香港篮球总会推出的一系列篮球训练***受到追捧。还有不少中学的体育教师自发组成篮球培训联盟,为小学、中学里喜欢篮球的孩子们进行指导。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香港不仅有足球,还会有篮球!
香港本土篮球人才有限,能达到CBA水准的球队没有!
CBA要扩军,应该在国内NBL联赛球队里择优参赛CBA,CBA与NBL应该建立良好的升降制度,不能让一些不思进取的球队一直留在CBA,影响CBA的观赏性,同时扩充球队,可以更好的推广篮球这一项运动,香港的篮球俱乐部可以先参加NBL联赛,打的好,可以升到CBA联赛!
当然这里涉及到的改革内容非常多,改革力度非常大,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就看姚明有没有这个魄力!
欲清楚了解《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必须对其来龙去脉进行简单的梳理。乾隆至嘉庆时期,广东等海域海盗猖獗,严重影响沿海人民的生活,澳门所处海域是船只来往的重要地区,常有他国货船在澳门海域遭抢劫。靠海贸获取商业利益的在澳葡人受损严重,也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因而,他们多次向在粤清朝官员请求剿除海盗。但是,此时的清***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军备废弛,无力单独剿灭行踪飘忽不定的海盗,于是便有了联合葡萄牙人一起打击海盗的想法。葡萄人出于其商业考虑,也愿意和清***合作。
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待海盗剿灭之后,葡萄牙人便乘机要求清***给予其更多的在澳门的权限。他们循序渐进,获取了很多在澳利益。1845年,葡萄牙女王宣布澳门为自由港,是其野心的进一步展现。光绪十三年(1887年),中葡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于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八日(1888年4月28日)在天津互换生效。
巴黎和会会场
1919年,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另立新约,意义深远。按时间推算,1928年4月28日,《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期满。此后,北京***和南京国民***都致力于修订关于澳门的条约,争回合法***。1928年6月15日,南京宣布北伐结束,中国南北统一。此后,国民***发起修订新约运动,发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宣言,至此,《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已不为南京***承认。经过多方协商,1928年12月19日,中葡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主要内容多为与关税和治外法权相关的内容,并未提及澳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两国***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允许中葡做出更进一步的协议。当然,由于中国***一直没有承认将澳门割让给葡萄牙,只是允许其有在澳门的居住权,因而此后的问题便变成了中国怎样收回澳门的问题。这一问题直到1999年才有了根本解决。
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明、清***法权观念淡薄的产物,是曾经国力不强的产物,更是中国曾饱受***的见证,历史不容忘记。
今天,互相尊重领土***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维护领土完整。
参考文献
1.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葡)施白蒂:《澳门编年史》(十九世纪),姚子明译,澳门基金会,1998年。
3.张海鹏主编:《中葡关系史料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4.徐素琴:《晚清中葡澳门水界争端探微》,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