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送大桔
拜年,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广州正月初一的风俗有放开门炮、抢春、行大运、舞狮等。
放开门炮
广州人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叫“开门炮”。年三十晚守夜至深夜,迎侯良辰吉时,到了交子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或者贴上红底烫金的“开门大吉”单语,烧开门炮。此时各家各户,点燃鞭炮。有些人为了“抢炮头”,提起几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引,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持续几个时辰。两三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四点多钟,鞭炮又一次响起来,到天亮方止。开门出去,家家门口,大街小巷,都铺满了一层星碎的炮竹红纸,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
抢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广州人一向讲究意头以及彩头。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爆竹。很多人还会专门到广州有名的佛寺,抢上“头柱香”,意为“抢春”。

行大运
大年初一,据说是以前的广东人,初一早上就会到野外去郊游。有的绕着村边,有的围着田园,有的循着屋宅走圈圈,叫做“出行”,俗称“行大运”,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好事常来,万事胜意。
舞狮
大年初一早,在广州,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

必须吃斋吗
按照习俗来看,广州初一是要吃斋的。
广州传统的春节习俗里,初一午饭要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大年初一不可以杀生,年初一吃青,一家人要一起吃不可缺席,我家是大年初一吃完早饭挑个时间去行清,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有没有,年初一那天不到晚上不能睡觉,出远门大人回封个红包(寓意就是出门在外顺顺利利)有的女婿留宿两公婆要分开睡,有的不论这些,我们哪里差不多就这些了,别的地方就不知道了。
广东春节又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传统风俗也各不相同!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
2、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3、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4、舞狮子,在广东重大节日期间都会有不同的舞狮队在走街串巷的进行表演,很多人家也会将红包挂在自己的门头上,让舞狮队去取,寓意者安好吉祥的意思。
主要有以下几个:
1、行花街和庙会,在广东行花街和庙会代表着如意吉祥的意思,希望可以讨得一个好兆头,让自己拥有更好的运气。
2、舞狮子,在广东重大节日期间都会有不同的舞狮队在走街串巷的进行表演,很多人家也会将红包挂在自己的门头上,让舞狮队去取,寓意者安好吉祥的意思。
3、购买金桔,在广东金桔树有着特殊的意义,很多广东人家在过年时都会购买一盆金桔,希望来年可以富贵平安。
4、喝早茶,在广东早茶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很多老一辈广东人早上起来都会到茶楼点上一些食物,喝茶看报聊天。
5、凉茶,广东人认为它可以消除身体病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13772.html